九年前第一次去關西, 就在奈良發現涵孔蓋上美麗的圖案. 涵孔蓋會讓路面看起來不平整, 日本人就把涵孔蓋當藝術展示場, 如此一來, 涵孔蓋不再像污點, 反倒是讓人亮眼的焦點. 不久前朋友曾分享了一則郵件, 一位住在日本的英國人也注意到這些涵孔蓋的美, 在日本境內到處拍照, 還出書了呢!
今年辭了工作出遊, 雖然想去沒去過的地區, 但被約好同行的Y抓去當嚮導帶她遊關西. 已經去過的地方不再有那麼大的興緻研究那些景點, 多出很多心力看些以前不曾注意到的地方, 包括各地的涵孔蓋.
污水道等歸地區政府管的涵孔蓋, 大部份的圖案是當地的特色建築, 像是大阪的大阪城, 神戶的港口風光和異人町, 城崎運河上的小橋等. 有些地區會放上特色民俗, 像是福知山的舞踊. 有些是當地盛產的農漁園藝作物, 像倉敷的紫藤花, 美山町河川中的魚. 有些是知名傳說, 像是岡山的桃太郎. 看到這些, 就知道當地聞名的是什麼.
其他事業體的涵孔蓋, 常見可愛的圖案, 像是消防栓用消防車, 自來水管用水滴寶寶, 增添很多樂趣. 倉敷的消火栓涵孔蓋 |
京都以"古都"聞名於世, 想尋訪古日本風情的人第一個就會想到京都去. 但京都有什麼可以做為古都的代表呢? 它有很多知名寺廟, 但每一間都各有特色, 沒有那一間是有壓倒性的代表性; 它有很多留存古風的慶典, 但都很重要, 也沒有那一個比其他更突出. 現在的京都是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, JR京都站和京都塔等建築, 似乎表示京都人急欲擺脫"古老"這個印象, 選個歷史地標或建築, 大概不會得到所有京都人認同. 很以自己容貌身裁自豪的Y說該用藝伎做代表, 我想這提議更會遭京都人反對吧.
若問我們這些觀光客, 對京都印象最深的是什麼, 我們會想出一大堆東西, 卻選不出一個最具代表性的. 大概就因為如此, 我們在京都找了半天, 只見中央有個抽象圖案市徽, 周圍是不知道是不是花的涵孔蓋. 京都這個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城市, 竟沒有具代表性的涵孔蓋.
鹿橋的"人子"一書中, 有多篇是講述到條件太好, 選擇太多, 無法做下決定, 以致沒有好結局的故事. 京都的涵孔蓋似乎也是這樣. 那麼, 是否不要擁有太多, 只要有一項特點, 就能讓事情簡單, 讓人單純幸福多了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